连锁品牌网
连锁品牌网 > 品牌新闻 > 陕西最美电影放映员范玉玲的时代“芳华”

陕西最美电影放映员范玉玲的时代“芳华”

编者按:采访范玉玲老师,让我不禁追忆到童年在姥姥家的那段时光,喧闹的打谷场,当放映员把幕布吊起来,摆好16毫米放映机,放入胶片,随着机器叽叽转动,喧闹的打谷场逐渐安静的时候,就在这深沉的夜色中,幕布突如一道柔和的闪电,迅疾点亮人们的期待。

走村串户、上山下乡、风雨无阻……我佩服她对乡村电影放映员工作的热情,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,她的脸上也不止一次洋溢着满脸的自豪,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放映员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人!” 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中国·留坝#寻找最美放映员#之范玉玲的放映人生,聆听属于那个时代的“青春记忆”。

电影是当时农民朋友难得的精神文化食粮

电影放映员 范玉玲/摄于1975年

我是范玉玲,1973年,我作为一名下乡知青,来到礼泉县,1974年有幸成为了礼泉县第一个乡村放映员,也是礼泉县第一位乡村女放映员,如今44年过去了,弹指一挥间。

一人,一辆架子车,拉着苏式16毫米电影放映机、发电机、幕布,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后车架两侧驮着电影胶片,是我们乡村流动放映队的全部装备。虽然陈旧简陋的装备但却是那个年代农村重要的文化娱乐工具,是满足当时荒芜精神世界的主要媒介。上世纪70年代,农村文化生活贫乏,电影是农民难得的精神食粮。电影在农村人的心中,代表了神秘、热闹、新奇!各村都想抢先观看。有时为尽量满足村民要求,我要奔波好几个村,村民对看电影的热情和渴望,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。

那些数不清场次的电影,酸甜苦辣的日夜,从那时起,一个与寻常乡村生活迥异的光影世界就此打开了……那些年的时光,我最忠实的“伙伴”就是那些道不出姓名的数万观众和身旁那个熟悉的放映机。。。。。。

每一次放映,其热闹不亚于一次盛大聚会

当时我所在的县电影院,为落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,给我们公社配了个电影放映机,并随后请了县电影院的老师亲自带着我实践了几次,在熟悉了开、关、装片、换片流程之后,很快就上手了。对于这非正规军的放电影,有段顺口溜如是说:礼泉露天电影院,成天演的地道战,不是片子断、就是停了电,砖头瓦块把人绊……演绎的很真实,大家自动脑补。。。。。。

70年代的文艺舞台很是单调,除了八个样板戏、也只有地道战、地雷战等为数不多的老影片,进口影片更是只有当时的铁杆战友阿尔巴尼亚故事影片《宁死不屈》、《第八个是铜像》及朝鲜影片《卖花姑娘》等。虽然乏味可陈,但是没有娱乐活动可选择的村民和生产队,每逢有红白喜事、盖房上梁、收麦收秋等大事,还会很奢侈的花上15元钱请个电影到村里热闹一下。演电影的场院是孩子们撒欢儿的地盘,是媳妇妯娌们扎堆儿说三道四的最好场合,是出嫁女子借口回娘家无可驳斥的理由,是订婚青年男女眉来眼去暗传情愫的机会……到哪个村子演电影,其热闹不亚于现在的一次盛大聚会。

《第八个是铜像》剧照

乡村放映员经历 改变了我的人生许多事

那时的15元可真算是笔巨款了,但凡请个电影算是村里的大事件,四周村邻都赶过来观赏。每有来请电影的,村里派人用架子车把放映机和幕布先行拉走在在自家村口搭好,我则在天黑前骑着红旗牌自行车“牛哄哄”的到达,吃了村里的派饭(类似于如今的招待饭)再到已经被砖头瓦块占据的场院做准备工作,天黑透以后开始放电影,结束后生产队自会善后第二天将设备送回公社。

那个年代虽然清贫,社会治安不敢说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,但治安案件是基本没有的,如果距离不远我一般会和同伴腰里别个手电筒,听着蛙叫蝉鸣当晚返回公社,甚都不耽搁。

下乡知青 范玉玲/摄于1975年

几千年的厚重文化积淀在农村这广阔的天地体现的特别深刻,藏龙卧虎着很多哲人,他们语言平实不乏幽默,处理日常小事却体现着大智慧,在下乡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耳濡目染,对于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我来说,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,感谢与电影的相遇,它改变了我整个人生。

那个时代,是传言,是历史,也是青春奋斗史

即便现在电影技术已经发展到4k、全景声、巨幕等等,但我还是喜欢胶片,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很难形容。胶片放映机齿轮转动时沙沙的声音,两个胶卷相接时银幕上出现的接缝,衔接不到位时出现的头在下脚在上的画面,以及上千人一起等放映的吵吵声,那一切的一切都太美好了,我真是怀念!中国·留坝发起的#寻找最美放映员#活动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,仿佛又回到那个极具历史代表性、文娱代表性的年代,感受到了老电影放映员的“绝代芳华”。

新时代的范玉玲/摄于2017乡村复兴论坛·留坝峰会新闻发布会

每一部电影,每一次放映,都是那个年代的“芳华”绽放……对于下一代来说,那个时代,是传言,是历史,对于我们来说,也是青春奋斗史。时代在发展,电影已经从胶片进入数字化媒体,露天电影成为过去式,然而我认为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些坚守在在平凡的岗位上,为千千万万普通大众,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食粮的人,永远是最美丽的人。我为我曾经的乡村电影放映员职业而自豪,那是我的芳华。(文:张梦洁 审核:张彦波)

点击阅读原文
本新闻转载自:新浪旅游 | 作者:新浪旅游

继续阅读

城市生活网
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城市大全 | 连锁品牌网 |
CopyRight(C) 2003-2024, IECIT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 沪ICP备06053553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