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锁品牌网
连锁品牌网 > 品牌新闻 > 在小巷里,尝一口带着山东味的杂粮煎饼

在小巷里,尝一口带着山东味的【杂粮煎饼】

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23日消息\u00A0金华日报永康分社记者 翁俏

杂粮煎饼到底有多受人欢迎?概括起来,大概就是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街角,当飘起熟悉的味道,就知道是哪一款煎饼”的感觉。大圆饼皮抹上甜酱、辣酱,撒上葱花、榨菜,再卷上薄脆、油条,三两下叠起、装袋,这“香喷喷、沉甸甸、个大料足的杂粮煎饼”就能轻易引得人垂涎欲滴。虽然发于北方,但杂粮煎饼早已盛行于各个城市。不过在永康,顶好吃的杂粮煎饼却隐匿于闹市的一个小巷子里。

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老夜市的巷子里隐藏着独特的美味

进了广场路,从北往南走个两百米,再拐进右边的路口,就能看到这家“五谷杂粮煎饼店”了。直接以产品作为店名,可见老板也是个实在人。再看店铺里,小小操作台上摆得满满当当的酱料、薄脆、生菜、鸡蛋,光这架势就让人觉得应该尝一尝。

操作台站着的阿姨就是“主厨”。顾客来了,她会一边和气地询问对方爱吃什么口味,一边利索地从大面桶里舀上一勺杂粮糊,倒在烧热的铁板锅上,在滋啦啦的响声中被把杂粮糊刮成薄薄的一层圆皮。打上一个鸡蛋,趁热迅速均匀地糊满饼面。鸡蛋成型后,再用锅铲沿着饼的周围铲开,小心举起猛力一翻,随即按照每个人的喜好,抹上酱料,撒上葱花、香菜,码上黄瓜、生菜、里脊肉等各种辅料,最后再放上薄脆一卷,用铲子在饼中间一切两半,叠起,装袋。整个制作过程一气呵成,店里已弥漫出阵阵诱人的饼香。

煎饼馃子的横切面“颜值”颇高

趁热咬上一口,“咔擦”声代表了薄脆的口感,鲜甜适中的味道说明酱料用得正好,而蛋香裹着肉香入口带来的是巨大的满足感,再加上黄瓜和生菜的爽脆,又巧妙地中和了油腻。小小一个煎饼果子,竟然也和高级烹饪美食一样,蕴含着多重味道的更迭,难怪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。

绝不外卖的煎饼,有自己傲娇的理由

老客们都知道,这位“主厨”阿姨其实也是这家店的老板,名叫吴郁郁,今年已经56岁了。不过很多人不知道,吴阿姨做煎饼的手艺这么好,其实是半路出家学的。

“我一直都挺喜欢研究美食,去年机缘巧合下去山东学会了做煎饼。”吴郁郁说,入门以后,自己又认真研究了一番怎么把煎饼做得更脆更香,并且试验了很多次,最终才拿出了了满意的煎饼作品。

吴郁郁告诉记者,要想做出好吃的煎饼,从工具开始就马虎不得。“烙煎饼的平底锅叫鏊子,最好由生铁铸成,导热特别好。”吴郁郁说,自己用的这个鏊子有8厘米厚,15公斤重,良好的导热性让锅的温度稳定在260℃左右,既能把饼皮烙脆,还不容易焦。

比别家更为粘稠的米糊

而另一个关键原料——面糊,吴郁郁说自己也做了一点改良:“除了最普通的面粉,面糊里还加了荞麦、高粱、小米、豆粉等等,不仅保留了杂粮的浓香,还让饼皮更劲道,更有营养价值。”

至于让煎饼口感升华的关键材料——薄脆,吴郁郁则很是费了一番功夫。“市面上的薄

脆要么太厚要么炸的不好,都不是很符合我的标准,想来想去只能自己找地方定做了。”吴郁郁说。在市场上经过一番调查和比对,吴郁郁最终找到了一家做馄饨皮的加工厂,专门定制了一批薄脆。最终做出来的煎饼在口感上不同凡“响”:品尝时“咔嚓”声不断,脆的感觉就在齿间得到了验证。

当然,煎饼上用的酱也不能不说。吃货们都知道,煎饼本身没有味道,全靠这蘸酱调味,所以很多人做煎饼时会选用豆瓣酱提味。但吴郁郁觉得这些未处理过的酱偏咸,也不够香,于是又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独有的酱汁调味法,将多种酱料按一定的比例调和,不仅将咸度降了下来,还在香味上增进了一大截。

每个环节都做认真的杂粮煎饼,美味很快在永康吃货圈里流传开来。然而吴郁郁却保留了自家煎饼的一份“傲娇”:绝对不外卖。“我们的煎饼,只有新鲜做出来的才好吃。一旦外卖,等顾客吃到的时候,饼皮已经塌了,薄脆也软了,酱汁更是渗进了夹着的肉里,那些出彩的味道都没了。”吴郁郁略带自豪地说,店里一天最多时卖出一百多个煎饼,全是顾客上门买的。

其实除了杂粮煎饼,店里磨的杂粮豆浆也特别醇厚香甜,堪称煎饼的“黄金搭档”。不爱喝豆浆的,不妨坐店里吃一碗大馄饨,强烈推荐笋干肉馅儿的,绵密的肉馅里夹杂着脆笋干,口感和味道都非常好。

记者体验摊煎饼,最简单也最困难

吃到一个美味煎饼的机会很多,可自己亲手试做一个煎饼的机会却十分难得。在征得吴郁郁同意后,记者亲自上阵,想用这鏊子试做一个煎饼。

“煎饼看起来一点也不难做。”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。可是当记者开始舀面糊时就觉得大家想得太简单了,光是这面糊舀的量就很难把握。好不容易在吴郁郁指导下将面糊倒在鏊子上,刚想用平头抹子潇洒地将面糊抹平,却发现因为左右手搭配得不协调,抹子跟不上鏊子的旋转速度,面糊很难像平时看到的那样抹得平整光滑。

好不容易抹平,却因为时间用得太久,饼底隐隐已有焦味。顾不上摊鸡蛋,赶紧手忙脚乱地给饼翻面。“铲子呈30度,贴着锅面铲过去。”虽然有吴郁郁在一边指导,但饼皮还是不幸被记者铲破。

好在抹上酱料加上辅料,这个煎饼还是磕磕绊绊地做出来了。一尝味道,可能是厚薄不均的缘故,饼皮有几处还没熟透,卖相也没有原版那样饱满。看来这摊煎饼真没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
事实上,煎饼的“背景”也一点都不简单。曾有学者研究表明,魏晋时期煎饼就已经有了雏形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改良,煎饼出现了新的样子,新的口味,但始终是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而成,堪称传统美食的一大代表。

点击阅读原文
本新闻转载自:金华新闻网 | 作者:金华新闻网

继续阅读

城市生活网
关于我们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城市大全 | 连锁品牌网 |
CopyRight(C) 2003-2024, IECIT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 沪ICP备06053553号-3